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:奇妙的B4链状结构——二维Ⅲ-Ⅴ族半导体添新成员B5N3和B7N5
近日,硕士生戚竞成与博士生王诗尧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(IF=6.71)发表了关于新型二维硼氮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工作。
二维六方氮化硼(h-BN)具有独特且优异的力学、化学、热力学稳定性,双曲光学特性及声子振动特性,因此在非线性光学领域、紫外激光器/探测器、近场光学/成像、以及保护层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。由于N的电负性比B高,在sp2杂化的B-N键中,电子在N原子周围聚集,这种现象导致了B-N键的极性和h-BN的离子性。因此,与石墨烯、MoS2和黑磷等二维材料相比,h-BN具有更宽的禁带(~5ev),表现为绝缘体,其电子和光学应用受到限制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,研究人员尝试了掺杂、取代、官能化和杂化等方式来调整其电子结构。尽管这些策略起到一定改性效果,但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,并在涉及外来原子时引入了不必要的缺陷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,富硼硼化物体系中存在大量具有优异性质的稳定二维结构。窄带隙、高载流子迁移率、强近紫外吸收等特性,使得B5N3和B7N5单层在新型电子器件和太阳能转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
基于上述背景,通过对二维硼氮化合物富硼体系展开定组分结构搜索,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,两种热力学和动力学稳定的二维B5N3和B7N5单层结构被成功预测(图1)。通过计算,文章分别讨论了两种结构在石墨烯和Ag(111)表面合成的可能性(图2)。计算表明,B5N3和B7N5单层表现出1.99 eV的间接带隙和2.40 eV的直接带隙(图3),这使得两种结构在可见光区底部的吸收系数相比二维h-BN有显著提高(图4a)。此外,计算还表明B5N3和B7N5单层都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。二维B5N3和B7N5的电子迁移率可分别高达5218 cm2•V−1•s−1和9926 cm2•V−1•s−1(图4c)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文章中突出了二维B5N3和B7N5中特殊的B4链状结构对其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。电子结构计算表明,B4链由很强的B-B共价键构成(图5)。同时,B-N环中心的电子局域函数(ELF)接近于0,这与二维硼或富硼层中多中心键完全不同。因此,富硼的二维B5N3和B7N5是通过形成B-B和B-N强双中心双电子(2c-2e)共价键而稳定的,这种稳定机制在富硼化合物中非常少见。此外,与h-BN相比,二维B5N3和B7N5显著降低的形变势常数是载流子迁移率提高的主要原因。形变势常数是通过线性拟合导带底能量与施加应变的关系函数获得,而导带底恰恰是由B4链中B-B的 π 轨道简并所贡献的。因此,二维B5N3和B7N5的优异电子输运性质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B4链结构。同时,价带顶主要由B-B 的面内 σ 成键贡献,相对于纯B-N键组成的h-BN,B4链的引入导致带隙变窄,从而拓展了预测结构的光学响应范围。
该研究以“B5N3 and B7N5 Monolayers with High Carrier Mobility and Excellent Optical Performance”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。硕士生戚竞成与博士生王诗尧共同担任了论文的第一作者,通信作者是王俊杰教授,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。
v 图文导读
TOC 图
图1 B5N3和B7N5单层的优化后的几何结构(a,b)和声子谱(c,d)以及二维BN体系中已知和预测结构的内聚能凸包图(e)(黑色方块表示二维B5N3、B7N5和h-BN单层的内聚能,蓝色圆圈表示已报道的BNtriyne、BNdiyne、和BNyne的内聚能,红色圆圈表示预测结构中动力学不稳定的B6N5(空心)和B6N4(实心)的内聚能)
图2 (a)B24与B14N10纳米片在Ag(111)表面上的生长情况;(b)B5N3、B7N5与(c)h-BN单层在石墨烯基底上的生长情况
图3 B5N3(a,c和e)和B7N5(b,d和f)单层的能带结构(a,b),VBM与CBM的局部电荷密度(c,d)和电子态密度(e,f)
图4 二维h-BN, B5N3 and B7N5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(a);二维B5N3、B7N5、h-BN以及黑磷(BP)的能带排列图(b);二维B5N3和B7N5分别在a和b方向上的电子迁移率(c)
图5 二维B5N3和B7N5垂直于(001)方向上的ELF切面及Bader电荷转移(a,b);二维B5N3、B7N5(b)和小分子B4H6(c)中B4链状结构的ELF切面;二维B5N3和B7N5的差分电荷密度图(e,f)